今天是2017年10月1日星期日,是中國自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,建國的68周年,也是第68個國慶節。“國慶”一詞,本指國家喜慶之事。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、誕辰稱為“國慶”。世界歷史上最悠久的國慶節是圣馬力諾的國慶節,遠在公元301年,圣馬力諾就把9月3日定為自己的國慶節。20年生日的志豪皮具,也在今天迎來了假期,與國共享節日的喜悅。
接下來就為大家科普下國慶節的相關知識啦。
名稱/國慶節
國慶節是每個國家的重要節日,但名稱有所不同,許多國家叫“國慶節”或“國慶日”,還有一些國家叫“獨立日 ”或“獨立節”,也有的叫“共和日”、“共和國日”、“革命日”、“解放日”、“國家復興節”、“憲法日”等,還有直接以國名加上“日”的,如“澳大利亞日”、“巴基斯坦日”,有的則以國王的生日或登基日為國慶日,如遇國王更替,國慶的具體日期也隨之更換。
節日意義
國家象征
國慶紀念日是近代民族國家的一種特征,是伴隨著近代民族國家的出現而出現的,并且變得尤為重要。它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標志,反映這個國家的國體和政體。
功能體現
國慶這種特殊紀念方式一旦成為新的、全民性的節日形式,便承載了反映這個國家、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。同時國慶日上的大規模慶典活動,也是政府動員與號召力的具體體現。
基本特征